第(1/3)页 按常理来讲,青铜材质颇为坚固,光线是不可能穿过整面铜镜的。 即便反射,也是相对平整的镜面出现的自然现象; 说到这或许有朋友开始乱猜了,是不是这面铜镜拥有上古魔法,又或是古人特殊工艺制成的?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还得从史料中寻找答案。 据史料记载,铜镜最早出现在战国,兴盛于西汉。 尤其到了汉代,“圈带铭文镜”成了西汉青铜器中的一个主要门类; 单以“圈带铭文镜”为例,大抵以环状铭文为主要装饰纹样,分单圈铭文镜与重圈铭文镜。 古代的铜镜,按铭文内容又可分为昭明镜、日光镜、清白镜、铜华镜、日有熹镜等。 其中常见的多为昭明、日光二种,多为汉尺六寸以下的小镜,目前发现的数量最多,流传分布也最广。 就制作技艺来讲,古铜镜多为圆形,照面打磨相对光滑平整,背面常铸花纹; 单以背面来看,战国古镜多以几何或动物图案为主。 东汉中期至魏晋时,出现浮雕神兽镜和画像镜。 唐代出现了平脱镜,螺钿镜等。 背面纹饰也出现了人物故事、花蝶、鸟兽等。 再往后发展,除圆形制式外,还出现了菱花形和方形等。 到了宋代,还出现了有握柄的手持镜。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历代青铜镜的制作都差不多。 而且汉以后的花饰,还会越来越繁杂,其制作自然也要比汉代更为复杂; 关键点就在这里,虽然在工艺、花饰上汉代古镜略显“简单”。 但是能透光的青铜镜,却仅出现在汉代。 以大海博物馆为例,目前收藏的古铜镜有上万枚之多。 但能呈现透光效果的仅有四枚,而且都是汉代产物。 其中尤以“见日之光”镜保存最好,效果也最为明显。 或许又有朋友问了,是不是只有现代专家发现了古镜的透光效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