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仿制手法,自然要好好学习一下,毕竟已经来到阳洛这边,怎么可以放弃这里的仿古技术? 来到村子里的博物馆,陈文哲发现,这里还真是特别。 甚至可以说,阳洛这边的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非常的特别。 因为这博物馆力展出的所有青铜器,都是工匠自己制作的。 这些“刚出炉”的青铜器,和出土文物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某些外地博物馆,还到这里定制复制品,作为文物的替代品进行展示。 此外,市民在这里还能实地欣赏烟云涧青铜器制作这个“非遗”项目。 对的,这项技术,或者说这项古老的技艺,已成省“非遗”。 现在世人都知道,烟涧村是一个以制作仿古青铜器闻名全国的古老村落。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村制作青铜器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夏、商、周时期,烟涧村一带就被王室列为祭祀的宝地,也是青铜器祭器的烧制地。 附近曾出土夏代的青铜斝(jiǎ)、青铜爵、商代的“子申父己”铜鼎和青铜车等文物。 20世纪60年代,烟涧村开始研究仿古青铜器制作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规模。 如今,仿古青铜器工厂、商店和市场在烟涧村随处可见。 该村生产的青铜器工艺品远销海内外,使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仿古青铜器第一村”。 2011年,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成为南河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里,陈文哲可以现场观看青铜器的制作。 如果是别人观看,也就是看个热闹,但是他看一下,可就能够学到其精髓了。 在古代,青铜铸造工艺主要分合范法和失蜡法两种。 烟涧村的仿古青铜器,采用的是传统的失蜡法。 整个制作过程均为手工操作,要经过16道工序才能完成。 这一次陈文哲可是亲眼看到别人是怎么仿制青铜器的,因为他跟着一名导游,来到一个地下室。 此时地下室之中,工人们正把融化的蜡油,浇灌到一个青铜鼎的模具里,制作成一个个蜡模。 这些模具也是工人们,按照一些古代青铜器制作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