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是,你们武将都这么不务正业的吗?”韩非皱眉看向李仁和典庆。 上一个这么干的叫吴起,可是吴起人家本身先是河西太守,其次才是武将啊,也是出将入相的典范,所以人家吴起搞变法不过是回归本职。 樊於期就是妥妥的武将出身,一直也都是以武将身份著称,从未听说这家伙还懂变法啊。 “被通古师弟、王绾、隗状他们超越,我是认的,但是被一个武将比下去,我是多少有些不服气啊!” 李仁和典庆也沉默了。 同样是武将,为什么人家都在进步,他们却一直在原地踏步呢? 原本有一个骆兵成为兵家之集大成者就很打击人了。 现在又冒出了一个樊於期走出了文官都没走出的变法道路。 比较之下,他们似乎真的是在蹉跎岁月了。 “我们要插手吗?”安期生皱眉问道。 燕国跑去了瀛洲,本来就是落水狗了,若是他们还要追着不放,多少有些不人道了。 最关键的是,并州没有水师啊,而且中心疆域也在内陆,管不了海上之事啊。 “这不是感情的世界,三个人太挤,两个人刚好,对于帝国来说,三足鼎立,三方互相掣肘最稳稳定。” “若是燕国和樊於期能走出这样的海上霸权之路,我倒是不介意给他们一些助力。” 言晏笑着说道。 若是天下只有秦国和并州两大帝国,那么将来秦并必有一战,现在燕国强势插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对于两大帝国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尤其是对并州更有益处。 并州终究是人口太少了。 秦并开战,秦国可以输很多次,但是并州只要输一次就彻底完蛋。 现在燕国崛起,那么并州和燕国就可以抱团取暖的牵制住秦国,让秦国不敢轻易兴兵。 “那要知会咸阳吗?”安期生也松了口气。 其实他也希望燕国能崛起,这样对并州来说利大于弊。 虽然现在看起来并州能和秦国掰一掰手腕,但是那是因为言晏的存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