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成了-《食全食美》


    第(1/3)页

    寿诞圆满结束的瞬间,  师雁行和赵大厨就觉得那股一直撑着他们的劲儿嗖一下没了,连日来压抑已久的疲惫汹涌袭来,让他们恨不得立刻躺平睡死。

    但偏偏精神又极度亢奋,整个就很分裂。

    这是师雁行第一次与政界搭上线,  意义非凡。

    现在她满脑子里想的都不是钱。

    甚至自己倒贴钱都行!

    有了这一次,  她敢保证,  以后孙县丞但凡想办点什么聚会、宴席的,脑子里蹦出来的头号人选绝对是自己!

    胆大心细手稳,  绝了!

    甚至今天来赴宴的其他官员,  会不会也觉得不错?

    这就是人脉。

    相当了不起的人脉。

    古代封建集权社会下的官员权力远比后世大得多,在某种程度上,  他们甚至可以用所谓的伦理和舆论盖过法律!

    师雁行和赵大厨累狠了,  暂时也没有食欲,  略休息片刻,便起身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赵大厨年纪虽大,  但经历的场面绝对没有两世为人的师雁行多,兴奋得手都有点抖。

    师雁行大致能理解他的心情。

    现代社会的官员们非常热衷于打造亲民、接地气的形象,  两个阶层间看似有壁,但这层壁垒随时都能冲破。

    但古代不一样。

    官与民,  天壤之别。

    官就是天,民就是泥,  卑微到尘埃里的泥,  对前者有种近乎本能的敬畏。

    毫不客气地说,光今天这份经历,都够赵大厨吹一辈子了。

    他直到现在还有点不大敢相信呢,  我真的来县城二老爷家里做席来了?

    虽然是个副手,  但这可是官老爷家的后院啊!

    赵大厨心满意足,  忍不住话就多起来,扭头对师雁行道:“咱俩合作得还挺好的哈。”

    师雁行:“……”

    怎看憨登登的。

    那是自然,你也不看咱俩是什么阵容?!

    然而惊喜尚未结束。

    两人还没走呢,秦夫人的大丫头亲自过来,和颜悦色说了不少好话。

    “两位的辛苦老爷夫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再没有什么比老太太高兴更好的了……虽说是你们的孝心,但这也是难得的喜事,权当大家都沾沾喜气吧。”

    说着,便递上两个鼓囊囊的红色小荷包。

    前头说过,如今大厨去私人家中做席的收入大致分两块,一是市面上公开的报酬,二是主人家自己定的喜钱,也叫红封。

    前者是市价,基本不会有波动,而后者则会根据主家富裕程度、抠门程度千差万别。

    如郑家,一般喜钱比酬金还多;遇到吝啬的,可能红封里胡乱塞几个铜板就完了。

    之前师雁行和赵大厨来时就是打着“孝敬老太太”的旗号,自然是没有报酬的。

    可大约是孙家人太满意,就在红封上多添了些,也算全了脸面。

    师雁行和赵大厨对视一眼,都颇感意外。

    长者赐不敢辞,况且八十高寿确实也是大喜事,沾沾喜气也是好的,略谦让一回,也就收了。

    师雁行的手就是称,那荷包刚一入手就知道了重量。再不动声色碰一碰轮廓,心中又惊又喜。

    看来这次他们做的当真不错,竟叫铁公鸡拔毛了!

    市面上常见的银锭子从一两到十两不等,再往上就沉且笨重,难以携带,多以银票的方式存在。

    除一两外,剩下的都是对半开,十两、五两、二两半,一概浇铸成大小不等、形状一致的小元宝造型。

    师雁行这个就是二两半的。

    这场寿宴从头到尾师雁行都是主力,她得的比赵大厨多。

    那丫头一走,赵大厨就喜气洋洋将荷包里的银子倒出来,果然是个一两的小银锭。

    再小,就是碎银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