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渡-《山上种田那些年》


    第(2/3)页

    下一刻,灵曦无穷无尽蜂拥而出,以无所披靡的气势击碎玉门,打穿了雷海。

    嗡然一声,但见一捧灿烂虹光自云巅照耀,拨开弥漫黑云直插大地。

    光辉斑斓中,一轮大日染上灵霞,金辉格外夺目。

    樊石矶有县志记载这一日:天光,煌煌烈焰,油泼墨云皆涌浑,但听雷响,望之若天崩,状貌骇人,无端无由。

    ……

    海州。

    大梁东南角,这是一方常常无多少人了解的地界,钱玄钟带着妻母亲眷,一行五人从锦州来到了此间。

    微醺的风气带着悠悠海腥。

    仿佛浪涛卷弄在身前,如临沧海。

    海州有三湖,尽数与东海相连,传闻中海里有恶龙,每逢下弦月,也即二十三四日时候,都要沿海各地送上七七四十九个生辰八字阴阳相济的童男童女,否则就会呼风唤雨,冲起滔天波涛袭击。

    海民苦不堪言,官衙怯懦,州府上层与恶龙沆瀣一气,从民间搜刮孩童,同时还掘地三尺抢走了银钱粮布等,直到武赵时,一位文士手持儒门书,只身入海。

    恰时雷云滚滚,暴雨倾盆,翻江倒海十余日,之后文士再也没走出,但恶龙也销声匿迹,沿海重回到安宁平和。

    “只听靖爷慢条斯理,手中纸卷划开海天,露出底下各色珠宝玉珊瑚,而那恶龙就盘踞在一颗人头大的珍珠上,全身被金银填满。”

    酒馆内,看客不多,但远不如其它州府那样压抑凝重,零零散散七八人跟在说书人的顿挫话语不断哄声笑谈,气氛很是活跃。

    啪!

    “财宝万千,价比连城,然在靖爷眼中却如浮云,甚至比不得家中娇妻的绣花手绢……当是时,他忽而瞪目,须发皆张勃然变色。各位好要晓得,靖爷从那恶龙身下瞧着什么?”

    啪嗒!一枚铜子扔上了台,有看客戏谑调笑:“吕老儿莫卖关子,这故事都听了多少回,赶紧的!”

    其他人纷纷附和。

    吕姓老汉也不气,就着对方话头顺下去,笑着将铜子捡起在兜里,说道:“那恶龙好食人肉,尤钟意幼童的心头血。”

    “靖爷就是打了眼,便被满满一山的白骨晃得满目彤红,那幼儿娇小,骨架白如雪,本该躺在父母怀中咿呀学语,眼下统统遭了恶龙吞入腹。”

    说书人谈说间手舞足蹈,一字一句调动氛围,他讲了这段不知多少次,知晓何等语气与措辞更能调动情绪。

    于是愈发情真意切,昂首顿足,仰天长叹似的为那些孩童诉说,仿佛真个亲眼目睹,一座白骨大山横呈面前。

    宛若秋风吹拂,悲戚之意弥漫,隐隐间竟是有人共情深厚,忍不住掩面垂泪。

    “靖爷大怒,挥舞着书卷,斥声恶龙罪孽种种,舌绽春雷,化作宝光打得恶龙呜呼哀嚎!”

    老汉见得差不多,于是话头一转,又开始接着独斗恶龙的桥段往下,那张巧口直说得让人热血沸腾。

    “好!”

    “打的好!”

    “靖爷好样的!”

    钱玄钟坐在角落,边上则是一同跟着来到海州的同族之人钱胜,在他找到母亲之前,一路正是钱胜夫妻在照顾杨嬛玉。

    后来几人相遇,也一直在为他办事。

    “故事讲得挺好的,少…”

    钱胜说了句,哪怕行足万里,见闻多广,方才也不由得陷了进去,被这说书人引动情绪,沉浸在那位沈靖斗恶龙的画面中去。

    然而话刚出口,他猛地一顿,看向桌对面的独臂青年,神色一晦。

    犹记得还在祁阳时,山门依旧,老门主带着大家闯下偌大基业,转眼间遭了灾劫人祸,被覆灭一空。

    少爷再也不是当初的少爷,如今流浪万里至海州的他们也远远称不上一句沅阳门人。

    另一边,钱玄钟却是不在意,他早早就不是所谓的沅阳门门主之子,也并非钱家少爷,只是一个怀揣着仇恨,以及敬养老母余生的卑微小民。

    “雅儿最近如何了?”

    他问起了妻子的近况,之前始终在奔波,从锦州离去后,在中途才得知对方有了身孕,然后就直奔海州而来,而不是原本计划中的建业。

    钱玄钟也不知自己是何心情,或许逃离到这片偏远地方的理由中,除去为母亲养病做考虑外,也有妻子及其肚子里的孩子的原因。

    血脉相连,他恍惚了半日。

    没有告诉钱胜,也未与亲眷细说,在得知这个消息的那日夜里,钱玄钟独自去到外面买了酒水,从断臂之后便再没碰过酒水的他,那一晚醉得很踏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