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构躬身问道:“父皇,为何事烦忧?” “此次大宋派遣大军攻打西夏,朕本想试探一下西夏国主的意思,没想到一语成鉴,金国与西夏已经结盟了。”赵佶忧心忡忡地叹息一声,“西夏国主对大宋俯首称臣,另外又对金国俯首称臣,只怕野心不小!” “朕猜想西夏国主另有打算,眼下金国受到辽国的敌视,而金国、辽国兵强马壮,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无论孰胜孰负对大宋有利无弊,只是西夏国主却阳奉阴违,只怕金国、辽国任一对大宋宣战,西夏大军必定再次侵吞大宋国土,不得不防啊!” “构儿,朕让你办的事情如何?” 赵构回道:“回禀父皇,儿臣已然办妥,此乃名册,请父皇过目!” 赵佶接过赵构呈上来的名册,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众人名字,不仅如此还有政绩。赵佶没有一一详看,直接翻到最后,足足有三十多张纸,看见最后写了一千四百五十八。 “真的有这么多?”赵佶铁青着脸,愤怒不已。 赵构如实回答:“回禀父皇,此乃依照父皇的旨意仔细核对下来的人数,只是在汴京的官员,还有几个较大的府递交上来的名册汇总。若是再继续追根究底的话,少数也有四千余人。” “每年朝廷发放的俸禄共计百万两,若是彻底剔除这些人不仅为大宋清除毒瘤,免除后患不说,还能安排太学院以及进士为官,乃是一举两得。如此大的人数,要是一次性罢黜,只怕有些人不服气,势必会引发朝廷震荡。” 大宋官吏贪污受贿之风盛行,哪怕朝廷每年都发放俸禄,仍然有很多官吏以权谋私,甚至欺上瞒下甚多。赵佶身为大宋君主,并非他不知道,而是那时不能动,时机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