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修旧如旧,妙手回春-《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斫制是在整块木料上,斫削出器形的制作方法。

    在木胎上留有制作痕迹(如削、剜、凿、刻、刨等)。

    使用这种制法制作的漆木器,主要有勺、耳杯、几案、剑鞘、剑盒、绞线轴(绕线棒)、木俑等。

    再就是旋制,旋制是在整块木料上,旋削出器形的制作方法,在木胎上留有旋制痕迹。

    使用这种制法制作的漆木器,主要以盘、碗为主。

    第三种是卷制,卷制是用薄木板卷出器壁的制作方法,在木胎上留有衔接痕迹。使用这种制法制作的漆木器主要以卮为主。

    除了木胎,还有夹纻胎。

    夹纻胎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再将若干层麻布附在内胎上。

    待麻布干实后,去掉内胎(即“脱胎”),以麻布为胎骨。

    使用夹纻胎的漆木器,主要有奁、锺、卮、盘、碗、笥等。

    除了胎和工艺,再就是研究漆器上的纹饰与文字。

    纹饰以漆绘占绝大多数,纹饰多见云气纹、三角形纹和变形鸟头纹,其次为龙虎、神兽等动物纹饰。

    文字多以朱漆、黑漆书写,部分为刻划,文字可分为四类。

    首先标记物品主人,或制造者。

    如“李具(李氏具杯)”“张氏”“庞氏”“昌邑”“安武曹”“大所曹”“郭野曹”“庄曹”“曹”等。

    再就是标记器物名称功能,与数量尺寸。

    如“绪银椀十枚”“绪银六升盘五十枚”“医工五,药汤”“医药”“酒杯御酒”“御酒杯”“甲子”“五”等。

    第三种是表达祝福,或规诫。

    如“食官慎口”“御酒盘,慎毋言”“名曰寿驩,御酒承盘此聚完,日乐无患”。

    最后是物勒工名,综合记录制作信息。

    像“苐一,卅五弦瑟,禁长二尺八寸,高七寸。昌邑七年六月甲子,礼乐长臣乃始,令史臣福,瑟工臣成、臣定造。”

    “私府髹木笥一合,用漆一斗一升六籥,丹臾、丑布、财用、工牢,并直九百六十一。昌邑九年造,卅合。”

    “私府髹丹木笥一合,用漆一斗二升七籥,丹犹、丑布、财物、工牢,并直六百九十七。昌邑十一年造作,廿合。”

    知道了工艺、纹饰,胎质,就可以分类了。

    海昏侯墓出土漆木器多为实用器,少量为明器。

    依据功能可分为饮食用器、生活用器、兵器及兵器用具、乐器及乐器用具、明器,共五大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