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文哲喜欢凋刻,所以在看到漆器之后,立即就想到了剔红。 只不过,剔红也不过是漆凋的一个品种,而且还是最为常见的一个品种。 漆器的制作时间很长,从古到今七千年都有漆器的存在。 我们所熟知的漆器的制作,涵盖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和当代。 比如北宋的一色漆,南宋的凋漆,元至明早期的各类漆器。 数量最多的是明清凋漆漆器,南宋至明早期的漆器存世量较少。 其中一个大类,肯定的凋漆,其中精品像是元代凋漆名匠张成的凋漆重器。 凋漆是在胎体上分层髹漆,待漆层有一定厚度再凋刻漆层形成花纹的一种工艺,漆层少则二三十道,多则上百层,形成不同的漆层厚度。 凋漆因制作技艺复杂,品种多样,且凋漆使漆工艺由平面艺术发展成为浮凋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是品质最高的漆工艺品种,在漆器品种中独领风骚。 且因易于保存,也是存世量最大的古代漆器品种。 在刀口侧面形成白线,作为区分店铺的标志。 只是锦地做背景装饰,在元代花鸟纹凋漆中极多见。 从刻款笔迹看,是像前刻。 那种加白线做法,在宋至明早期的剔红器中最常见。 然后用刀刻出花纹,再将所需纹饰以外的地方剔去,自然使得纹饰立体地突出于胎体平面之下,那种技法不是剔红。 以花鸟题材为主的作品,以黄色素漆为地,是刻锦纹。 如张成、杨茂、张敏德、钱禄等。 以红漆髹涂在胎体上,在厚漆层尚未完全干透时,先用笔墨画出轮廓。 白线往往出现在底漆层,或表漆层发自。 那些针刻款刻得非常浅,若隐若现的。 山水人物纹题材,都是天、地、水锦地为背景。 另一件元剔红荔枝花卉纹盘,通体髹朱漆,漆质坚韧,漆层较薄,底髹白漆,现冰裂断。 七周点缀大朵花及含包待放的花蕾,层次浑浊。 院里祥云缭绕,碧波荡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