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黄色在木化石中分布均匀,里、外一致,与原始木质相关,只不过黄色木化石常见。 像是黄色的硅化木,还有另一种,由于Fe2O3的黄色矿物相的浸染作用,使木化石呈显黄色,这种黄色是不均一的,有浅深之分。 还有一种少见的是褐色的硅化木,这是受Fe2O3的褐色矿物相浸染,使木化石呈显褐色。 在木化石中整体呈褐色者少见,大多数呈斑块状、花斑状或一团团的分布。 最后就是绿色的硅化木,这是受CuC03浸染,使木化石呈显绿色。 孔雀石呈薄膜状附着于木化石表面及裂隙中,在木化石中常成片分布,也呈斑块状、花斑状出现。 硅化木的品种很多,分布也十分广泛,几乎我国哪个省份都能见到一些。 只不过,曾有报导一种“玛瑙木化石”,这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在成因上大相径庭。 当结晶致密细腻的玉髓木化石,被后期氧化铁质浸染,有时氧化铁质浸染依附于年轮展布,外貌酷似玛瑙,将这种具有玉石质地的木化石,可称为“玛瑙状木化石”。 玛瑙状石英玉髓木化石有红色、褐红色、浅褐黄色、乳白色、墨黑色、灰色。 亦有几种颜色混合,或有规律分布。 由于硅化作用强烈,木质纤维细胞结构残存极少。 有的局部可见环状年轮、细胞的形貌,抛光后细腻光润,玉石感极强。 这些多由石英、玉髓矿物组成,但形似玛瑙而非玛瑙。 玛瑙在矿物、岩石学中,赋于特定的定义和形成机理。 玛瑙是一种分泌体,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多呈圆形),自外向内生长结晶而成,结晶充填整个空腔。 分泌体的典型特征为,同心层状条带的色环。 系分泌作用过程中,SiO2凝胶在空穴中缓缓沉淀结晶而成。 有的在中心空腔的壁上,生长着石英晶簇。 在木化石中或与围岩接触部位,若存在一定的孔隙、空洞,也可形成局部的玛瑙结晶。 但从整个树干而言,它不具备玛瑙形成的地质环境。 玛瑙多产于火山岩的气孔中,沉积岩中硅质岩的空穴处,热液石英脉的石英晶簇的壁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