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章古法传承,产铜铸镜-《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古代铸镜的方法,被称为“范铸法”。

    这种方法是先用泥塑造出模型,在镜子背面雕塑出各种花纹图案或者文字。

    等到阴干以后,再烧制成母模,再用母模翻制泥范,同样要阴干烧制,接下来再熔化合金,浇铸到范模里成器。

    因为炎热天气,会让铜原料在范模里不受控制而变形。

    所以工匠一般在天气寒冷的季节浇铸青铜镜,夏天做加工毛坯。

    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成功制作出完好无损青铜镜的几率也只有60%。

    如今青铜镜制作,采用古代青铜镜范铸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一般都是1比1,还原古法工艺和原料配比。

    以EZ出土的战国至唐代铜镜为模本,经过制镜范、浇铸、刮削、研磨、抛光、开光(用锡汞齐)等十八道工序制作而成。

    有时生刮削前后,会进行热处理。

    这其中,每一步都是手工制作,从黄土加工到原料配比,每一个细节都是古法传承。

    当然,传承古法,也有创新。

    现代制作青铜镜是采用现代耐火砖砌窑,将进火口设置在窑内上部,将出火口留在窑内底部。

    采用鼓风机,迫使火焰在窑内“上进底去”。

    这样烧制出的器具既能彻底脱水,又不会烧坏。

    这一独特设计被命名为鼓风倒焰窑,并获批国家专利。

    可惜,前人们一代代努力重新研究出来的技术,到了现在传承又成了问题。

    所以,现代很多老手艺人,都在努力寻找传人。

    这不是说就没有人愿意学这些手艺,而是想学的学不到,不想学的家里人又努力的让他们学习。

    现在的很多老手艺人目标,是寻找并培养下一代传承人。

    在这些人的想法当中,第一个想起来的,肯定是想把手艺传给儿子。

    可惜,很多好手艺人,都是有钱人。

    这样的人家,他们的儿孙能够吃那份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