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此,在烟涧村这块方寸之地,农户彼此间相互竞价的现象很普遍。 这些村民所经营的小作坊,从2007年开始就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店里的销售状况并不好。 由于铜价下跌,之前囤积的青铜器价格也跌了下来,2008年亏了本。 事实上,一件成本在八九十元的青铜器成品,往往加个十几元钱就能卖出去。 而这样的产品,在零售市场上至少能卖二三百元以上。 这样微薄的利润,一旦铜原料价格波动,引起青铜器价格下降,就足以吞噬一些小作坊的利润。 所以在这里相互竞争,卖不了高价。 但是要是到了阳洛,只有很少的几家店铺,就能卖得高。 很多人也明白这样卖的利润太少,以前也尝试过去外省开设销售渠道。 但是由于开店成本太高,也缺乏经营经验,也就转为在家中开店的坐商经营方式。 其实,即使是当地几家较大的公司,也由于走出去会面临更多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的压力,并没有建立更多销售渠道,仍然是以生产加工为主。 一般能够经营的很好的农户,都是夫妻店。 这样的店铺,一般是丈夫经常在外地联系客户,在一些城市的小商品市场,与一些零售商或者批发商建立长期的业务往来。 由于产品造型和品质较好,虽然也受市场萎缩的影响。 但现在的销售状况,已经比2008年要好一些。 所以,很多来过的老客户通过网络,向这些小商家订购仿制青铜器。 这也是这里竞争那么激烈的主要原因,实在是在这里,三五人就可仿制青铜器。 看到一家名叫“夏商周古铜精艺”的店铺。 这就是一家,很明显的农户经营的一家临街店铺。 走进二十多平方米的前厅内,四周的展架、中间的案台上,甚至在地面上也堆满了做好的青铜器。 此刻,店里有两人正在前厅的后门处,调制制作青铜所需的石蜡。 而门后的一个小院,就是他们制造青铜器的“工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