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窖藏遗存-《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是在很仓促的情况下,掘地埋藏的。

    有用砖石砌成地窖的,也有直接埋在土坑内的。

    不管是在地窖或者在土坑内,多将埋藏的财宝器物装在金属或陶瓷缸罐中。

    窖藏的地点隐蔽,大多数已离开居址,也有在居址内就地埋藏的。

    窖藏遗存由于面积小,地面不留痕迹,发现都是很偶然的。

    窖藏本体上面的原生的地层叠压关系,很容易被破坏,给判断埋藏年代造成了困难。

    被埋藏的遗物,多是当时最有价值的。

    有些内容丰富的窑藏,便成了轰动一时的考古新发现。

    譬如,1967年冬北湖黄石西塞山发现的宋代窖藏。

    在长方形(6.85x3—2.85x1.44米)窑内,埋22万余斤铜钱。

    从西汉的“半两”到南宋理宗淳祜十二年(1252)的“淳祜元宝”,99%以上是宋代钱币,这目前所发现的最大的窖藏。

    据文献记载,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崇祯七年(1634)、乾隆八年(1743),1944年和1955年先后五次,在西塞山发现窖藏铜钱和银铤等。

    1967年的发现是第六次,估计它很可能是南宋淳佑以后,西塞山军库窖藏的钱币。

    又如,1970年10月在长安市何家村发现的唐代窖藏,地处唐长安兴化坊内,遗物1000余件。

    这些宝贝分装于两个陶瓮中,主要是金银器皿(271件)。

    其他还有金玉饰品、银铤、银饼、银板、铜钱币、罗马金币、萨珊银币,以及少量玛瑙、水晶、琉璃器和琥珀、朱砂等药石、金银器皿和饰品等。

    这些东西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精美,堪称近年发现的最重要的唐代金银工艺品。

    对这一窖藏的遗物,年代肯定在中晚唐时期,埋藏的具体年代却难以推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