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68章 266,买官二人组 好在,汉灵帝并没有想搞第三次党锢之祸的想法。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这天下已经开始乱了起来,如果汉灵帝这个时候搞第三次党锢。 信不信分分钟群雄并起? 黄巾之乱虽然没有推翻汉室的统治,可是已经大大动摇了朝廷的根基。 朝廷的根基是什么? 那便是土地和人口以及威信。 威信暂且不去说他,经过这一乱,许多人都已经看出来了朝廷的虚实。 如今的朝廷大概是不能再全面掌控天下了。 这便是威信在丧失了。 其次就是土地和人口,黄巾这一乱,实际得利的是谁? 既不是朝廷也不是百姓,而是那些豪强世家。 经过这一乱,他们不仅得到了更多的人口和土地,而且还获得了明目张胆募兵的权力。 有土地,有人口,赋税又可以不交或者少交,还有了自己的兵力,这不就是一方诸侯了吗? 后世的藩镇也不外如是了。 人权、财权、兵权,有这三个权力在手,还怕的谁来? 汉灵帝宣泄了一会之后,便停了下来。 经过这一番宣泄,汉灵帝又恢复了平静和理智。 “曹嵩,我不管你心中有什么算计,现在速速给我把陈元找来,给你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内找来,恕你无罪,如若不然,伱这个大司农也就不用当了,回老家去吧。” 曹嵩可是一个官迷,要不然历史上他也不会一亿钱买个太尉了。 此时听到汉灵帝这么说,哪里还会耽搁。 “威考(崔烈的字)兄,还请随我走一趟。” 说着,曹嵩对崔烈行了一个大礼,眼神恳切。 崔烈虽然暗恨曹嵩连累了自己,可是想到曹嵩的背景,崔烈决定忍一手。 况且,两人平日里的交情还算可以。 崔烈叹了一口气:“陛下,容臣暂时告退。” 汉灵帝冷哼一声,没有说什么。 不过意思很明显,快点滚。 曹嵩和崔烈出了大殿,赶忙往廷尉署的大牢赶过去。 在路上,曹嵩问崔烈:“威考兄,你没有对这陈元动刑吧。” 崔烈没好气的道:“我不是酷吏,怎么可能随意动刑。” 崔烈确实没有动刑,但是实际原因并不是他说的,什么酷吏不酷吏。 真实原因是,现在廷尉署的大牢之中的犯人,很多都是党人。 崔烈虽然不是党人,但是对于党人是抱有同情心理的。 不管是从名声还是从自己内心讲,崔烈自然都不会对他们用刑了。 听到崔烈这么说,曹嵩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 要是陈元被用了刑让天子看到,那自己这个大司农可就真的没了。 你说曹嵩缺钱吗? 不缺。 缺权力吗? 其实也不缺。 因为他继承了他老爹曹腾的爵位。 曹腾可是费亭侯。 所以曹嵩也是费亭侯。 费亭这个地方在哪里? 豫州梁国境内。 这个梁国原本是砀郡。 就是刘邦斩蛇起义的芒砀山所在之地,这也是陈胜的埋骨之地。 所以,人家刘邦斩蛇起义的地方不是随便选的,选在了陈胜的埋骨之所,未免没有继承陈胜之志的意思。 曹魏的国号由来也是因为这个封地。 因为曹操也是继承了费亭侯的爵位的。 而此地在战国时期属于魏国。 因此,曹丕继位之后,国号自然是魏了。 孙权的吴国也是同理,因为孙权老家是吴郡富春。 吴郡古时便是吴国。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建国称帝,国号一般都由他的爵位或者老家所在地方古时属于什么国家便叫什么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