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句丽占据辽东和朝鲜半岛,而辽东乃是我中原与东北的咽喉地带。” “高句丽长期占据辽东,相当于卡住了我大唐的东北门户,一旦高句丽联合草原势力就能对大唐形成‘南北夹击’。” 李世民闻言,眸中满是欣赏的点点头。 “大孙说的不错。” “还有呢?” 李易又沉吟道。 “高句丽也是汉化政权,其推行与大唐相似的农业、科举、官制,文化上也学习儒家经典。” “倘若有朝一日高句丽强大起来,那整个东方,就有两个汉化政权,到那时,谁才是主导?” “这既是国力之争,也是东方文化扛把子的争夺。”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李世民眼睛一亮,棱角分明的脸庞上满是笑容。 “好,说得好。” 这位大孙能看到地理位置的因素,他并不意外。 但是能看到后一点,则是不容易。 李世民意味深长道。 “大孙......你需看得更深一层。” “我大唐既是天朝上国,便是周边万国的宗主国。” “高句丽所挑战的,非仅是我大唐的疆土与门户,更是在撼动我大唐天朝上国的根基,那便是以我大唐为核心的华夷秩序!” “渊盖苏文狂妄拒命,拒不归还新罗城池,其行径,无异于公然藐视朕的旨意,藐视大唐的宗主权威。” “若此风不刹,今日是高句丽抗命,明日便可能是吐蕃、突厥乃至更远之国效仿,届时我大唐威严何在?” “再者,你提到两个汉化政权之争,此乃根本!” “高句丽学我衣冠礼乐,用我典章制度,俨然以‘小中华’自居。” “若任其坐大,他日必不甘心屈居藩属,定会与我大唐争夺这华夏正统之名分。” “这并不仅仅是一地一城之得失,而是文脉之争。” “所以征伐高句丽,非仅为开疆拓土,更是要斩断其僭越之心,维护我华夏文明之独尊与纯正。” 李易若有所思。 他虽然也看出了其中的一些因素,不过还是没有这位皇爷爷具体。 他旋即小脸严肃。 “孙儿受教了。” 李世民笑呵呵道。 “你年纪轻轻,就能看出这些,已经是十分优秀。” “这高句丽不过是一群一隅之地的乡巴佬,野心倒是不小,不过皇爷爷不会给他们机会。” 李易点点头。 历史上的高句丽被三位皇帝轮番用兵,最后愣是被灭了国,将这位本有机会占据辽东,慢慢发展壮大的东北亚汉文化政权给打的亡国,后世的皇帝们都得感谢他们。 至于后世的高丽国,跟今日的高句丽,是两个种族,也完全没有半点关系。 高丽棒子没有文脉源头,就没有文化自信,也就是喜欢到处偷人家文化的原因所在了。 他想着想着,忽然一笑。 “诶,皇爷爷,我倒是有个点子,能恶心恶心这高句丽人。” “哦?”李世民一愣有些好奇起来,看向自家大孙,“什么点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