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是李家庄的,抓了黑风山的山贼,要送县衙见知县大人!”李逵把砍柴刀往地上一顿,震得尘土飞,声音洪亮得连城墙上的麻雀都惊飞了。 城门口的人都围了过来,有个卖糖葫芦的老汉凑上前:“这就是黑风山的山贼?前些日子还抢了我卖糖葫芦的钱呢!可算被抓住了!” 另一个穿长衫的书生也说:“这些山贼太可恶了,上个月还烧了城西的粮铺,知县大人要是能严惩他们,可真是为民除害了!” 衙役们被围得有点不耐烦,其中一个赶紧转身往城里跑:“我去通报王捕头,你们在这儿等着!” 肖羽心里“咯噔”一下——果然还是要先见王捕头!他赶紧拉了拉李逵:“李逵大哥,等会儿见了王捕头,别先说太多,等见到知县大人再说,林教头说了,他跟山贼可能有关系。” 李逵点点头:“我知道,咱得小心点。” 没一会儿,就见城里跑过来一群衙役,领头的正是王捕头,他穿着青色的捕头服,腰间挂着块黄铜捕头牌,走路的时候牌子晃来晃去,阳光照在上面,反光晃得人眼睛疼。肖羽盯着王捕头,越看越觉得他的神态不对劲——看到山贼的时候,他眼里没有一点惊讶,反而有点慌,好像怕山贼说出什么。 “就是你们抓了山贼?”王捕头走到队伍跟前,双手背在身后,刻意避开山贼的目光,语气有点冷淡。 “是我们!”李逵往前一步,“这些小子昨晚抢了李家庄的粮食,还伤了人,我们要见知县大人!” 王捕头冷笑一声:“见知县大人?你们先跟我来,把情况说清楚,我再带你去见大人。”说着就转身往县衙方向走,衙役们也跟着围了上来,好像要把他们和山贼一起“护送”走,肖羽注意到,有个衙役还偷偷踢了瘦高个山贼一脚,好像在警告他。 肖羽心里更慌了,刚想跟李逵说“别跟他走”,就见人群里走出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手里提着个酒葫芦,醉醺醺地凑过来,对着王捕头喊:“王捕头,这是抓着山贼了?怎么不先送去大牢,还往县衙带啊?是不是又想跟西门大官人通风报信?” 肖羽一看——这汉子身材高大,脸上带着点酒红,手里的酒葫芦还在滴酒,不是武松是谁!虽然他没穿都头的官服,但那股子豪爽又带点桀骜的劲儿,跟小说里描述的一模一样。 王捕头看到武松,脸色变了变,赶紧上前:“武都头,您怎么在这儿?这是清河县的事,就不劳您费心了。” “我路过不行吗?”武松晃了晃酒葫芦,酒液洒在地上,“我听说黑风山的山贼跟某些当官的勾结,今天倒要看看,这山贼能不能送进县衙,能不能判得公正!” 王捕头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硬着头皮说:“武都头放心,我肯定会公正处理。”说完就赶紧加快脚步,带着队伍往县衙走,好像怕武松再追问,肖羽还听到他小声跟旁边的衙役说“赶紧把山贼带偏院,别让他们乱说话”。 肖羽心里暗暗庆幸——幸好遇到了武松!有他在,王捕头就算想搞鬼,也得收敛点。他跟在队伍后面,路过城墙根时,还看到武松靠在墙上,对着他眨了眨眼,手里的酒葫芦又晃了晃,像是在提醒他“小心点”。 没一会儿,队伍就到了清河县衙门口。县衙的大门是朱红色的,上面钉着铜钉,门口两边蹲着两只石狮子,沾着晨露,看起来冷冰冰的。王捕头让衙役把山贼押到旁边的偏院,还特意叮嘱“看好他们,别让他们跟人说话”,然后转身对肖羽和李逵说:“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去通报知县大人。”说完就走进了县衙大门,肖羽注意到,他进大门前还回头看了偏院一眼,眼神很紧张。 肖羽和李逵站在衙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衙役,心里都有点紧张。肖羽摸了摸手上的戒指——刚才路上遇到林冲和武松,算是意外之喜,要是真遇到麻烦,说不定还能找他们帮忙。 没一会儿,王捕头就从里面走出来,身后跟着个穿青布官服的人,留着两撇胡子,正是清河县知县。知县走到肖羽和李逵跟前,皱着眉问:“你们就是抓山贼的村民?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李逵刚要张嘴喊“山贼抢粮伤人”,肖羽赶紧抢在前面回话:“回大人,昨晚亥时左右,这些人穿着黑衣,拿着砍刀闯进李家庄,砸了三家村民的房子,抢了张大爷家两袋玉米,还把李大叔的胳膊砍伤了,我们全村人合力才把他们按住,恳请大人严惩!” 知县点点头,眼神却往旁边的侧门瞟了一眼——肖羽顺着那方向看过去,只看到个青色的捕头衣角闪了一下,很快就缩回去了,不用想也知道是王捕头在偷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