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里古冰川遗迹普遍。从古冰川到现代河谷,地形从“u”形宽谷急转为深邃的“v”形谷,河流侵蚀作用非常强烈,常常形成“谷中谷”,相对高差达7000米。墨脱背靠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侧边是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区内最低海拔750米,两谷之间有悬河、大小瀑布相连,出现了奇特壮观的峡谷落差。 墨脱最早称为“珞瑜”,即珞巴人生活的地方,后来逐渐迁入门巴、夏尔巴、藏族、僜人等多个民族或族群,他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有独特的生产方式和风俗。由于道路崎岖,这些种族已经习惯了“上山到云间,下山到河边,说话听得见,走路得一天”的生活方式。 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秘境”。而卓木强巴他们,根据地图的指引,准备去那里碰碰运气。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去墨脱呢?” “因为那里最有可能找到。你想,古格遗迹在1985年国家成立科考队专项考察之后,就列入了遗迹保护,里面如果有什么东西,已经被发掘清理过了。而且地图上标注的入口距离今天的古格遗迹还有几十公里,恐怕位置不是很准确。而拉孜古墓群现在也被列入文物项目,我们去恐怕不会有收获。只有墨脱,到1993年才通过一次公路,而不到半年就因塌方而无法使用,目前去过墨脱的人和从墨脱走出来的人都可以用指头计算,关键的一点是——其实那里,与我们要找的帕巴拉神庙有着极大的关系。” “极大的关系?” “不错,墨脱高峰林立,神山和圣湖就有几十处,虽然不通公路,但它不仅是佛教的圣地,也是原藏教、古苯教的发源地和圣地,迄今那里还有苯教信徒,流传着许多苯教大宗师与佛教大宗师斗法的传说。而我们要寻找的帕巴拉神庙,似乎与苯教有很深的渊源。” “什么?和苯教有很深的渊源?不是灭佛时迁去的佛教僧侣吗?” “不错,但是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因为当时处于大灭佛时期,所有佛教僧侣都会遭到不幸,所以,他们必须借助其他宗教的力量,来完成掩护和运送大量物资的任务。而当时,愿意抛弃前嫌的,恐怕就是苯教的信徒们。而且,好像那个送信物的使者,本身就是一名苯教徒。” “啊,想起来了,法师不是说过,第一块血池原形是在墨脱发掘出土的吗?这样说来,真的和这个地方有很大关系了。那血池岂不是苯教的东西?” “也不一定,当佛教渐渐深入人心的时候,许多原始的信仰都与之同化了,而最初藏原地区究竟有多少教义,现在谁也说不清。就拿我们密修者来说,据说以前就不是佛教的分支,而是完全独立的另一种宗教,但是现在,我们和藏传佛教已经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了。” “为什么我们不分组出发?这样就可以同时探索两个不同的地方,说不定会比本那伙人先有所发现呢。” “不行,我们仔细考虑过了,如果没有别的人,我们就可以分作两组出发,可是本那伙人实在太厉害了,在我们没有摸清他们的底细前,必须组成一个整体才可以对抗他们。而且,这次就算作出发前最后的团队考试吧,这是我第一次带领你们出发,既能看看你们特训的效果,同时可以纠正你们的错误。” “啊,不知道这次到墨脱会不会像美洲丛林一样恐怖啊?” “绝对不会,去墨脱有好几条路线,其传统路线是米林县派镇—多雄拉—拿格—汗密—马尼翁—背崩,我们的路线是从米林县派镇经大渡卡、格嘎到加拉,顺江而下进入大峡谷的小道。由加拉往下进入无人区,沿江大概走三天可到达白马狗熊,我们加快速度,恐怕只需要两天就到了,可以保证,这条路非常安全!” “啊,可是怎么听上去觉得好像含有威胁的语调?” “嘘……小声点,教官耳朵很尖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