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蔡京撸着胡子摇头晃脑的说: “天子差你去梁山泊招安,到那里不要失了朝廷纲纪,乱了国家法度。 “你曾闻《论语》有云——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使矣。’” 陈宗善:“宗善尽知,承太师指教。” 蔡京招了招手,李虞候上前两步。 蔡京又说:“我派李虞侯跟随你去。 “他多省得法度,怕你见不到处,就与你提拨。” 陈宗善:“深感恩相厚意。” 从太师府出来,陈宗善带着李虞候上轿回家,方才歇定,门吏来报: “童枢密下马。” 陈宗善慌忙出来迎接,请到厅上坐定。 叙问寒温已毕,童贯一本正经的说: “巴拉巴拉巴拉…… “太尉此去,本官手下有个王虞候。 “能言快语,问一答十,好与太尉提拨事情。” 陈宗善:“感蒙枢相忧心。” 童贯起身,陈宗善送至府前目送童贯上马去了。 次日,陈宗善上路,迤逦来到郓州。 刘高接着,请到府中,设筵相待。 “太尉,请!” 刘高把陈宗善让了坐下,看向李虞候。 李虞候满脸堆笑的挤挤眼睛: 好哥哥,又是我! 刘高含笑点头,又看向王虞侯。 王虞侯却是倨傲的挺着将军肚儿,一点儿没把刘高放在眼里。 正所谓宰相家奴七品官。 王虞侯觉得自己做为童贯的心腹,怎么算也得比知州大啊! 就特么你叫王虞侯啊? 刘高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你已有取死之道! 主要不是王虞侯跟刘高装逼,而是被王虞侯害了的徐宁如今就在梁山。 到时候仇人相见,也不知道徐宁能不能忍住。 一杯酒下肚,刘高跟陈宗善聊起了招安之事,一本正经的建议陈宗善: “依下官看来,招安一事最好。 “只不过太尉到了梁山泊须是陪些和气,用甜言美语抚恤他众人。 “无论好坏,只要成全大事,太尉便留个清名于万古。 “他数内有几个性如烈火的汉子,倘或一言半语冲撞了他,便坏了大事……” 王虞侯冷笑一声: “放着我两个跟着太尉,定不致差迟。 “刘知州,你只管教小心和气,须坏了朝廷纲纪。 “这群反贼必须得压着他们,若是不按着头,便要翘尾巴!” 第(1/3)页